打开心扉

潘天佑

我祖籍广东恩平。父亲潘泽光是中国早期空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任战机机师,与飞虎队一起抗日。我小时听父亲说了很多飞行故事,故对辽阔的天空充满幻想,5岁就梦想飞往太空。中学时,与好友一同领导天文学会,与几个同学用厚玻璃片打磨了一台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

心灵播种人

家母贤良淑德,对人关怀备至。祖父是我们家乡的第一位基督徒。後来我家迁至广州,犹记得饭前全家一起祷告,念主祷文。5岁那年,举家再移往香港。

我读中学时,认识不少有爱心的基督徒老师丶同学,以及中外传道人。Mr. Reid和Joan夫妇俩来自美国密西根州,属美国浸信会普世福音事工部。他们为人谦卑,且刻苦耐劳。只要有需要,如举行退修会,他们就会为我们掌厨。他们很忙碌,有几个年幼的孩子,但每主日礼拜後,就会邀请我们到他们家中吃花生酱三明治,每个会友至少都被邀请到他们家吃过一顿晚餐。他们带领了很多人信耶稣。

虽然这样,我对上帝仍有存疑;因我醉心於科学,以理性为重,总觉得万事万物都要有个解释和证据。我常想,信仰是否违反理智呢?

不单靠理智

後来渐渐明白,信耶稣不能单靠理智;於是有一天闭上眼睛,说:“如果宇宙有一位真神,请向我显现。”张开眼後,我看不见上帝。几个月过去,仍看不见上帝。一直到了16岁,有一天晚上,我独自在房内向主耶稣敞开心门,承认耶稣基督是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霎时间,心中充满平安喜乐。自此热切渴望更多人认识耶稣,所以经常步行派发福音单张,又邀请同学去教会。

上帝眷顾我的学业,我先後获得两个奖学金,大学预科与大学都免费。我从香港大学物理和数学系毕业後,在香港工作两年;後来再到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物理和电机工程。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身旁的弟兄姐妹,我忽然发觉自由了,好像初尝到新鲜自由的空气。不知不觉间,我离开了我一向信靠的上帝,寻找世界的刺激和享受;但那段时间,常觉内心空虚莫名。

人算什麽

1974年我获得博士学位,随後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JPL)工作。起初研究热物理和流体动力学,适用於太空飞船进入外行星,并研究太阳能;後来在太空飞行操作中心进行研究。这中心是NASA/JPL太空工程的“神经中枢”,任务包括操纵丶遥控丶导航丶资讯搜集丶电讯线路处理丶数据分析处理等。

1997年美国发射“卡西尼号”(Cassini)太空飞船,这是太空署多年来在JPL进行的最庞大太空工程,耗资20多亿美元。这项巨大的太空工程凝聚了大量劳动成果,当时我是几个主管中唯一的华裔。为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多年废寝忘餐,日以继夜地研究,常到深夜才回家,幸得妻子的体谅和支持。

30多年来,我参加过的项目包括卡西尼号丶美国及欧洲探测太阳的尤利西斯(Ulysses),探测木星的伽利略号(Galileo),火星环球探测号(Mars Global Surveyor)丶火星奥德赛号(Mars Odyssey),登陆火星的精神号(Spirit)丶机遇号(Opportunity)丶旅行者一号(Voyager 1)及旅行者二号(Voyager 2)。我负责管理该任务的深太空网络通讯系统,那是世上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科学通讯系统。当年勇气号及机遇号成功登陆火星,世界各地的记者都来采访,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经验。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3年,到达了太阳系边缘,比冥王星还要远几倍,带回来很多科学资料。从人的观点,这两艘太空飞船已创下离地球最遥远的纪录;只是从宇宙的观点看,它们飞行的不远。我越在太空探索,就越体会诗篇中的真理:

“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诗篇十九1)

“我观看袮指头所造的天,并袮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麽,袮竟顾念他?世人算什麽, 袮竟眷顾他?’”(诗篇八3至4)

良师益友

在忙碌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忘记上帝;但感谢上帝,赐我四位帮助我的人:第一位是我的贤妻曾美宝,她忠心爱主耶稣,一直在我身旁鼓励扶持我。第二位是我的同事Cindy Byrne,她从事科学研究,却忠心事奉上帝。她曾说,无论上帝对她有什麽计划,她都遵行;後来上帝呼召她,她便离开NASA/JPL,与丈夫一同全职事奉祂。还有同事Johnny和中学生物老师Miss Ruth Wong,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上帝的爱沛然流露。我深信,让人看到基督徒的爱实在远胜於提出一些科学论据和争辩。

寄语年轻人

我希望年轻人的眼光看得远一些,广一些。须知不论从事太空探索还是其他事情,都不能单靠一己能力,都要有团队精神,彼此合作,才有成功的希望。从事科学的成功秘诀是:尽量汲取科学知识,善用工具,并且掌握学习的窍门;还须有基本常识丶富想像力丶求知欲,并有美感,能欣赏;与同学丶同事配搭,成为好友。团队合作是达成使命的首要条件。

此外,放眼看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低下层人士生活很困苦。在这科技发达的时代,为什麽还有人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解决呢?所以,我希望读者除了考虑自身的利益外,也多想旁人。如有志於研究科学,也要知道科学可以很学术化,不一定能带来财富。很多从事理论物理的人,不一定有丰富物质收益;但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心。不论做什麽,都要清楚自己为什麽做,并且做这些能否为人类谋幸福。

我很喜欢诗篇一一三篇4至8节:“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祂的荣耀高过诸天。谁像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呢?祂坐在至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盼望大家能深思其中意义。

(伍炜国采访,余黄国凯整理)

编者按:潘天佑博士多次代表美国宇航局与欧洲空间组织合作,协助法丶德等国家管理太空通讯网络,又多次出席在欧美举行的国际软件标准会议。多年被列入美国名人录丶世界名人录丶科学与工程名人录,享有国际声誉。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10101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85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