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真正境界

困敬舍

自古中國人就感慨:「人在幹,天在看」,但這些年來在中國歌舞昇平的背後,原來貪腐官員早已到了不抓不行的程度了。小到「蒼蠅」大到「老虎」,在沒有任何敬畏的信仰環境下,左右人的只有赤裸裸的金錢與權力慾望。幸好新一屆中國政府祭出了肅貪寶劍,從廳局級官員到政治局常委,大批貪官紛紛落馬。

按理說,非常強調「敬天」傳統的中國,不應該有很多違背天理的事。「天」字的甲骨文與金文所表達的意思是「在人以上」,上面是兩橫,下面站著一個人,這就是「天」字的寫法。見字思意,人知道自己不是至高者,「天」才是。在中國古人心目中,「天」一開始就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天空,也不僅僅是自然規律,而是具有超越性,和具有人格特徵的上帝有類似之處。

在老祖宗觀念中,「天」有「天道」,天有自己的意志,且人違背不得。孔子說:「逆天地者罪及五世」,「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孟子說:「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普通百姓相信「天」會鑒察人:「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意思是:人在私下裡講的話,天聽起來就像打雷一樣那麼大聲。人所言所行不能逃避「天」的察驗和審判,這正是「天眼昭昭,報應甚速」所表達的。

由於有這種對「天」的敬畏,儒家學者比較講究「慎獨」功夫。《中庸》所講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就是這個意思。在人看不見、聽不見我的地方,我也不敢亂來,而是謹慎警戒自己的言行。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頗具「慎獨」的功夫,自己還寫了一篇《君子慎獨論》。這種儒家強調內在身心修養的功夫,在今日中國主流的文化、教育界幾近絕跡。敬畏,就是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一種約束。「無天」的結果就是無法,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各人任意而行。無神論和唯物論教育,是斷了自己老祖宗的根。

「誠者,天之道也。」(見《中庸》)誠,就是真實、信實。在天之下的人,若失去了對天的敬畏,天並非無動於衷、無所作為,否則天就沒有甚麼可怕的。老百姓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天不可欺:「作惡遭天譴」;「忘恩負義,必遭天收」。這樣一位「天」,和聖經中施行報應的上帝如出一轍,上帝明確說:「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馬書2:6)傳統上,當社會弱勢群體遭受不公,又面臨司法審判不公的時候,內心對此有深刻的信念:「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相信老天爺會給他伸冤,而當冤案最終得到公正審判後,又會讚歎「蒼天有眼」!

這種樸素的對「天」的信仰,千百年來維持著中國人內心的秩序。在日常倫理道德中,中國人知道「做事須循天理」,相信「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中國人在冥冥中早已感知到一個超然的領域,那裡才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天無絕人之意,特恐扭天行事。」上天是信實、公義、美善的,上天鑒察人事,報應邪惡,這種敬畏曾經深深根植於中國老百姓的內心。正是有這種儒家基於「天道」的修養功夫,中國儒家學者便有了一種文化上的優越感,一種文化中心意識,這是福音至今依然被反對的一個原因。我們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有自己的哲學思想,有某種對「天」的信仰,為甚麼要接受外來的耶穌基督呢?

中國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但這種「天人合一」裡卻沒有救贖,甚至「天人合一」到底在表達甚麼意思,也並非那麼清晰。後世追求「天人合一」的實踐,集中在養生保健、藝術和園林景觀等方面,側重在「天」的自然含義,而非超然的「人格」含義上。以中國文化看,「天人合一」只是一種朦朦朧朧說不清的理想和境界。

聖經早已曉諭我們,真正的「天人合一」就是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翰福音1:14)至尊至高的上帝,降卑自己,成為人的樣式,神性與人性完美合一。祂以自己捨命流血的愛,替人贖罪,成就對罪人的救贖。中世紀神學家安瑟倫在其名著《上帝為何降生為人》中說:「上帝不宜於將帶有污點的人,提拔到原為沒有污點的人所造之地。」人一廂情願地與「天」合一,只會徒勞而返,因為人都有瑕疵、污點。人類需要一位「天人」作中保,得拯救,因為在完美、聖潔、公義的「天」眼裡,沒有人達到祂所要求的標準,每個人都需要通過耶穌基督這位「天人」來為自己付清罪債。

這種救贖觀念與信仰,在今天的中國文化中是沒有的。但是,更古老的漢字卻透露出一些蛛絲馬跡,似乎中華文明有更悠久的源頭。作為天之道的「誠」,左邊是「言」,右邊是「成」,而「成」字的金文,是殺牲取血的形象,和「言」字放在一起,就是歃血立言的意思。在實踐上,就是歃血為盟,對天發誓,彼此都應該誠信無偽,這和舊約以色列人用牛羊獻祭非常相像。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祂藉著自己的死與人立約,能把人從罪惡與過犯中拯救出來。

這位「天人合一」的基督耶穌所成就的赦罪之恩,同樣也為我們中國人。任何人以信心回應祂,祂都會用愛緊緊相擁。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70704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6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