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與四點鐘之間

1996年一群經驗豐富的攀山高手,在一個著名的夏爾巴人(尼泊爾的少數民族,常為登山者担任嚮導)帶領下,於一個陽光明媚的晴天要登上額菲爾士峰(珠穆朗瑪峰)。所有登山者都知道最重要的守則是:必須在下午兩點前開始下山;不管你走到山的哪裡,一定要回轉,不可以繼續往上爬,否則後果會不堪設想。

然而,這群登山者卻一直往上爬,最後到了差不多下午四點鐘才開始下山。黑夜來臨,氣温驟變,結果大部分登山者都送了命。為何一群這麼有經驗的探險家竟會犯如此錯誤?

有專家認為,當這群登山者眼光一直盯著終點,就是要到達山峰,而忘記這個目標其實只是「身外物」,而不是他們本身的一部分時,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也許已不能把他們的所是和所做,或所能成就的分開,以為他們「這個人」等同「攀山高手」或「一流嚮導」,結果悲劇就發生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推論,卻多少有點「真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有多少人能如願在安全時間內爬到山峰?能開始這冒險的旅程對許多人來說已是壯舉,能否到達終點,還有許多不能控制的因素。能把旗插在山的頂點,向世界宣告你曾「到此一遊」當然很酷;若跟山峰緣慳一面,不該也為有這些同行者一同走一段路而額手稱慶嗎?若為要證明自己是甚麼而喪掉生命,那不是很可惜嗎?

在那兩點鐘與四點鐘之間,看似是一步一步接近目標,其實是一步一步邁向死亡!

也許你我的目標不是要攀登額菲爾士峰,達成與否也不會有生命危險;然而,假若我們搞不清楚所有外在的成就都不能界定我們這個人內在的價值,成敗得失就容易看得很重。不是說我們不該有目標有理想,乃是說在走向目標的路途上,我們有的是甚麼態度。

很欣賞聖經中使徒保羅的心態;「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致喪命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讓我加一句:似乎人未到山頂,其實心已在山峰。

若有天你也要登額菲爾士峰,你會在兩點鐘就馬上回轉下山嗎?不管你已抵達山頂,還是仍在山間……。

*哥林多後書六章9至10

(邱佩鳳著─中國信徒佈道會─「書情話意」專欄)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carmen/carmen.aspx?id=tr2014_04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國信徒佈道會<書情話意>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