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事工應從大一開始——反思海歸信徒的屬靈流失

高榮德

北美的學生畢業歸國的越來越多。來自中國教育部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高達45.98萬人,比2013年漲了11%。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民幣升值及國外留學門檻降低等諸多原因,留學逐漸進入「大眾化」時代。與此同時,海歸人數也持續增長,達到了36.48萬。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去年發佈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藍皮書》顯示,超過70%的在外留學人員表示學成以後要回國。專家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拐點」,中國將從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國,轉變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國。但據有關估計,在歸國弟兄姊妹當中,約有80%回國後在屬靈上流失。不少人在剛回國時,盼望為主作鹽作光,好好在教會事奉,將在留學期間所學到的屬靈知識與功課,貢獻神國與中國教會,但不久卻發現這條中國屬天的道路走不下去,不僅不被家人諒解,也不被中國教會接納,一位又一位歸國學人在屬靈道路上倒斃了,神與北美教會對他們的期望落空了!實在可惜!

有一位弟兄要去中國作「海歸」事工,因為看到歸國的弟兄姊妹流失率很高,因此盼望去中國重新建立這些歸國的弟兄姊妹;他問我對他回國作海歸事工有甚麼建議?我馬上很感嘆地說:「海歸最首要的問題,不是在歸國的弟兄姊妹,也不是國內的教會,最首要的問題出在我們北美校園事工的同工,我們校園事工的方針與策略需要重新檢討。」

過去很多校園都是採用「創意校園事工」的模式,藉活動吸引學生,少點讀經,慢點傳福音,不要給人壓力,免得嚇跑學生,更千萬不要對學生有甚麼要求,也不要問人有沒有讀經禱告、參加聚會。我們只是期待輕輕鬆鬆的作校園事工,結果是:「我們只能建立一批輕輕鬆鬆的基督徒,聚會不催不來,來的也遲到,一聽道就滑手機,聚會還沒結束就溜走了。」如果在北美我們有的只是屬靈上一群不死不活的基督徒學生,他們回國後怎麼能夠維持屬靈的生命呢?過去幾年很多校園所作的是「吸引」學生,不是「得著」學生,北美校園事工成為學生的「遊樂場」,我們不敢讓校園團契成為「門徒培訓基地」,我們很看重建立我們與學生的關係,卻忽略了建立他們與神的關係,我們沒有把他們扎實建立成為主的門徒,他們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基督徒,回國一個,就流失一個。

有一次在美國南部一間頗大的校園請我講道,主日一位同工載我去華人教會,經過一個蠻大的美國人教會,那同工對我說,這教會每主日都有一百多個華人學生在聚會。我反問他:「那麼有多少學生來華人教會呢?」他說:「約十多人。」很多的學生在美國人的教會信主,蒙美國弟兄姊妹豐富的愛心關顧,也沒有甚麼事奉的操練,大多都成為「享受」的信徒,在中國有多少教會可以讓他們繼續「享受」呢?

看見主內同工們回國在作海歸事工,我都擔心他們所作的會有甚麼果效?這些年青人在滿有自由的地方,尚且不能建立他們能獨立站起來,成為見證主的門徒,我們能期待他們能在敵對基督的地方被建立嗎?他們在美國單純的校園,尚且不能成為以基督為主的門徒,沒有為主的使命委身的心,回國後在那樣複雜的社會,充滿試探的職場,我們可以建立他們嗎?

海歸事工不是從歸國後開始、不是從畢業開始,乃是從大一開始。神將學生從中國帶領到美國求學,就是盼望得著這些年青人,畢業後回國作主的見證,在國內成為一個主能使用的器皿,成為一個帶職或全職的宣教士,這是一個不容易的使命,我們需要盡早、盡力地建立這些年青的學生。建立「海歸」成為主合用的器皿,不是畢業後一至兩個月的培訓可以完成的,乃是在歲月年日中建立。建立一個工程師需要四年,建立能被神使用、能影響中國社會與教會的「海歸」畢業生,要使他們能在真理上扎根、在生命上成熟、在事奉有經歷,也需要數年的歲月來培育,稍作計算,要達到這目的,我們就必需快快地傳福音,扎實地帶領人作主的門徒。只有當校園放棄「創意校園事工」,按基督大使命的精神,扎實的「門徒訓練」的模式裝備學生,讓學生在大一時就被主得著,求學時才能成為有影響力的校園同工:「不僅自己能獨立事奉主,也能帶領別人跟從主。」當這些學生在求學期間能帶動北美的校園團契,畢業回國後才能成為「海歸精兵」,帶動國內神國度事工的興旺。

去年五月初,我在中國國內與一群從美國不同校園受造就、在這幾年間畢業回國的弟兄姊妹相聚,有些弟兄姊妹分享他們回去後,雖然在屬靈的道路上時有掙扎,但仍然固定地參與教會生活,維持個人靈修。大部分相聚的弟兄姊妹仍然保持愛主的心,也積極地參與當地教會的聚會與事奉,帶出美好的果子,有些在教會或福音機構中事奉,有些在大學教書,卻在家中帶領學生團契,或牧養學生教會。這些弟兄姊妹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有些是研究生,也有很多是本科生,他們都常來中心參加營會,他們的假期差不多都在中心渡過。多年門徒訓練與讀經營的裝備,使這些弟兄姊妹在北美求學時,在學生團契與校園教會中,已經有很好的榜樣與事奉,回到國內一直都忠心愛主與事奉主,甚至成為當地教會主要同工、或團契的帶領人,他們在自己的社區中成為「小牧者」。學生時代的門徒訓練,建立了海歸回國的根基。

看著我們所帶領的學生大量的流失,北美校園事工實在需要好好地反思,我們不要讓校園團契成為學生的「遊樂場」,我們要使校園事工成為「宣教士培訓基地」,建立帶職與全職神國度的精兵。幾個月前,有兩位華人宣教士在阿富汗宣教時,被極端回教份子所殺,這兩位都是才20多歲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大學畢業後,毅然放下國內的工作機會,走到世界戰火最猛烈的地方,作無名與受苦的宣教士。歷代宣教士的血,不僅是死亡的記號,也是神開始新工作的宣告,這兩位年青宣教士的殉道,卻吹起號角高聲地宣告,神要開始使用年青的華人宣教士,挑起宣教的使命。他們所流的血,喚起更多華人大學生走上宣教的工場,有這樣宣教心志的大學生正在國內興起。我們在國內的大學生事工中,也看到有大學生為海外宣教裝備自己。若我們在北美的校園僅用輕鬆的方法吸引學生,我們只是作表面的工夫,既不能吸引人來聚會,更談不上建立宣教士,神卻使用國內的校園事工,建立學生為宣教士。

我們若不快快調整北美校園的方針與方法,我們的畢業生必繼續快速流失,我們所帶領的人回國後,就成為了主所比喻的空房子,被趕走的鬼回到那蒙潔淨的房子,發現那房子還是空的,牠就帶了七個比牠更兇的鬼回來,那人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參太12:43-45)。我們若沒有注重門徒訓練,不扎實地將學生建立起來,我們校園事工的結局,也必達不到神的心意。

(作者是美國基督工人中心主任)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80104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7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