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家庭

苏潞沙

华盛顿国际机场候机室的长廊上,旅客熙熙攘攘。他不停地伸长脖子,探头朝舱门望去,额上冒着汗珠。他的心蹦跳着,一年了,整整过了一年,他没见到妻子和两个儿子。临别的情景历历在目。餐桌上,老大抬头问他:“爸,你到美国念书,甚麽时候回来?”而老二只会瞪眼望着。对一个念小学一年级,另一个才上幼稚园高班的小孩,他想这便算是他们的话别了。

若非时势所逼,欲另谋安定的栖身环境;要不是想为将来打算,顾念孩子的前途发展,他怎能毅然放弃既已奠定的生活基础,抛妻别子,远渡重洋?他顿时感到古代书生十年寒窗进京赴考,整辈子的功名利禄在此一举的心境。鼻梁酸涩,喉咙也被梗住了。啊!孜孜不倦,奋斗了大半生,到头来仍觉得茫然一无盼望,毫无倚靠,无法掌握明天……。

远方拥出一股人潮,另一班机的旅客入境,他定睛搜索着,好不容易盼到三个熟悉的身影,大的在前,两手提着;两个小的在後,身上背着;正是他们!妻子显得疲累,老大长高了一点,老二却瘦了。现在暂时先不考虑明天要缴的研究报告,也不去烦恼区区的奖学金能否支付全家的生计,总之,团圆了,全家聚在一块儿就好了。他踮起脚跟,向他们招手,排开人群,向前走去,挤着,走着,加快了脚步。两个小孩也招手,叫了出来,跑着,笑着,向他仆了过来。他府下身拥着他们。妻子随後赶到,与他四目相接,报以浅浅的微笑,道尽了千言万语,也诉出过往一年的心声。他迅速地由妻子手中接过行李箱,说:“走,我们开车回家去。”

他所谓的家,就是马利兰大学的学生宿舍。他一家就在那儿住了三年半。这期间,他接纳领受妻的虔诚信仰,认识真神,成为基督徒。整个家庭主要的活动,不是在教会,就是去查经班,要不然便是祷告会。他人生世故的心态返璞归真,无虑无忧,有说有笑,不担心得罪别人,也不提防被人伤害;基督的爱,已拆毁了所有的藩篱。两个小孩都跟在身边,耳濡目染,他们也认识了神,接受了耶稣。他家要迁出宿舍,祷告会的弟兄姊妹为他购买房子代祷。他未毕业,不敢奢望在好的地区购屋,夫妻俩祈求的安身之处很简单:靠近马利兰大学丶儿子就读的小学不需变动,并且有个较大的房间聚会。

祷告一阵子後,有个熟识的房地产纪人愿意照条件为他们奔走,他的内弟也乐於协助凑足第一期的款项。一个一个困难化解,一只万能的手在暗中工作。当他们搬进去的次日清晨,屋外白茫茫一片,一夜之间竟悄悄地积满三呎高的大雪,彷佛神来过了,留下记号,叫他们别忘,他们的三个心愿,神都成全了。现在铺了地毡的地下室,可容纳四五十人的团契,而六个卧室正合适分组查经,终於达成开放给查经班的心愿。

人生就是多采多姿,渡过一个关卡,又来一个关卡;翻越一座山头,还有另一座山头。一九八七年六月,老大小学毕业,要上初中了,他家所属的市郡公立学校素质偏低,学生成分复杂,品性顽劣,升学前途堪虑。让儿女念上好的名校,似乎是好父母不成文的规定。他与妻四处探访私立初中,比较考核,委实没能力供给老大上私立中学,必须放弃世俗公认的子女教育规划,加强家庭生活督导,弥补学校的缺失;神既然带领他的家在此地落户,就该尽心意仰望神的保守及护卫。如此,老大就在本区的公立初中注册。

次年,老二也进到同一所学校就读。

这两个初中生的成长受到同侪的压力丶青少年的叛逆丶个人主义的作风丶自由放任社会的影响,沈溺於电视节目,沈迷於电话扯谈,减低与家的亲和力,树立与父母的隔膜,这迹象日趋明显。他与妻接受劝告,怂恿两个儿子去教会的青少年团契,参加各活动,使课馀时间有正当排遣,让身丶心丶灵能均衡发展,因此危机才得以平息。

到升高中时,两个儿子相继考上本郡一所特优学校的精修班,学生程度可望达到其他各郡的水准,毕业後进大学就无困难,他才算松下一口气。

一九九三年初,老大高中毕业在即,进行大学申请,他与妻对儿子的理想不加以干涉,仅关照按规定申请,祷告并等候神的安排。老大得到奖学金,愿望成全了。每逢假日归家,总是对校区邻近的匹兹堡华人教会怀念不已。弟兄姊妹的关爱,填补了离家游子的寂寞,系里的一位教授还是那教会的同工,对老大课业及灵命进深的训导更是不遗馀力。一个学年下来,班上同学对老大所信的神莫不敬仰。神保守老大的成绩及生活,祂的同在是这麽的真实,不仅存在基督徒的心里,也彰显於现实之中。

老二自小就懂得察言观色,对父母的好恶及家境亦甚体谅,尽可能少提要求,不惹麻烦。其学业成绩比老大优异,在校表现突出,有人定胜天的气概,他与妻持绩为老二祷告,盼能走在神的道上,永不偏离。高中结业前夕,老二默默地申请三丶四所大学,其中外州各校都发给奖助学金,也领到马利兰大学四年的学杂费全额奖学金。他与妻子劝老二选择名校就读,但老二心意已定,对前途早有执着,在马兰大学学成之後另有计划。老二这般举动,让他夫妻俩深感亏欠,有儿如此,做父母的夫复何言!他的妻表示:打从老二申请大学起,冥冥之中就觉得小儿子彷佛不会离开他们的身边。开学了,老二还可以在家食宿,年届五十的他,对这姗姗来迟的空巢期感到庆幸,希望不是出於做父母的私心,而是慈爱永存的神对他的怜爱。

他高中时代的一个寒假,在老家过年,除夕夜,邻居收音机响起“甜蜜家庭”的曲调,他克制不了强烈的感动,一个家庭的温馨,不在於财富的盈缺,不在於厅堂的宽窄,也不在於儿孙的众寡,对他的老家油然产生感激之情……。

他坐在书桌旁靠窗的位子,凝视着後院,橡树影子映在草坪上,一只松鼠跃过草丛跑回洞窟,近处飘来马利兰大学的钟声,唤醒了他的思绪。来美国晃已经十三个年头了,跟随主的脚踪行,步履何其美善,凡事带到主恩座前求;减免了无数白受的困苦;神深知他家的需要,及时供应一无匮乏,祷告谢恩一无挂虑,神赐给他一个平安喜乐丶宁静安稳的家。孔子说过“里仁为美”,孟子的住处亦曾三迁,世上人间恬适的居所何方寻觅?养儿育女理想的环境如何安排?若非有神的引领丶神的同在,这个家焉能成为爱之窝呢?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19950102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393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