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 USA Logo
CCM USA Logo

邱清萍專欄
心 靈 客 棧

寫信給作者>>   目 錄>>
 

Rev. Cecilia Yau

分享到QQ空間

一個教會的重生

加州省府附近的福臣市(Folsom)有一間教會在1990 年代每週有1,700人參加主日聚會,盛極一時。主任牧師每週工作70個小時,帶領同工設計極有吸引力的聚會,包括美妙的音樂,使人側目的短劇,富藝術創意的表演。他們稱這些節目為「迪示尼效應」,他們的心思和努力的確吸引了不少從來不去教會或對教會感到厭煩的人群,這是他們從芝加哥威路溪教會 (Willow Creek Church) 領袖培訓的成績,曾一度使教會內外的人都很興奮。可是十年下來,牧師和同工心力耗盡,感到靈命枯乾,更使他們不安的是:他們努力的結果不過是表面的成功與驕人的出席率,而非主耶穌所要求的生命改變。他們增加了許多的「教徒」,卻沒有培養追求像耶穌的「門徒」。在2000 年的一次同工退修會中,他們熱切禱告,尋求復興,希望能「倦鳥知還」,及時轉呔。

他們很驚訝的發現,教會的運作原來環繞屬世的「消費」模式,而非耶穌基督的「捨己」模式。他們培養了一代以消費者身份與姿態參加教會活動的人,帶著許多個人的需要與要求,期望教會及時與滿意的供應,否則就不來教會,或去「光顧」別間教會。這與耶穌基督的「背十架、捨己、失去生命以得著生命」的門徒呼召相去甚遠。

教牧同工在主面前認罪悔改,下決心改轅換轍,從根基開始重建符合聖經教導的教會。他們終於明白耶穌基督所宣佈的「天國福音」的意義。耶穌基督若真是個人及教會的主宰,我們的思維與眼光、價值觀與取捨、心態與回應都必截然不同,而改變必須由領袖開始。領袖要面對及放下個人的野心,對成功及名聲的追求;而弟兄姊妹也要放下自己的慾望,清心追求更像基督。

教會減少了許多「精彩」的活動,不再「瞎忙」,強調親近神、深度的讀經和禱告操練,也注重彼此守望,從反省與順服聖靈經歷真實的生命改變。許多弟兄姊妹不習慣這些改變,有人抗議,有人埋怨,也有人因此離開教會。十年八年裡,教會失去一千人,人數下跌到七百多人。但就像一個不健康肥腫的人,橡樹山教會 (Oak Hills Church)(註)雖然「掉了很多磅」,卻比前健康多了,基督的身體呈現真正的生命活力。

當教會成為基督的「聖所」和祂所治理的「國度」,神的真實與大能就釋放出來,像詩篇一百十四篇所形容的:

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
那時猶大為主的聖所,以色列為他所治理的國度。
滄海看見就奔逃,約但河也倒流;
大山踊躍如公羊,小山跳舞如羊羔。
滄海啊,你為甚麼奔逃?約但哪,你為何倒流?
大山哪,你為何踊躍如公羊;小山哪,你為何跳舞如羊羔?
大地啊,你因見主的面,就是雅各神的面,便要震動。
他叫磐石變為水池,叫堅石變為泉源。

(註)該教會的轉變收錄在Renovation of the Church-What Happens When A Seeker Church Discovers Spiritual Formation by Kent Carlson and Mike Lueken (IVP, 2011).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cy/cy.aspx?id=tr2011_05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國信徒佈道會<心靈客棧>專欄」。

頁 首 | 上一篇 | 下一篇